140.幕府迎来宽裕期-《江户旅人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实际上已经超过幕府在没有海关收入前的岁入了,也就是说,单单依靠海关关余,便能够支应幕府原本体系下的开支,甚至还能够有盈余。

    加上忠右卫门削减大奥,又给幕府一年省下了几十万,这几十万够给第一江户师发饷了。

    说起来养女人真是没意思,六代将军德川家宣,大老婆天英院的年份是一万两千两,侧室月光院的年份是一万两。其余侧室一大片,各自都有二三千两,到五六千两。光是这几十个女人的份例就要小二十万。

    算上四千多大奥女员工的各种开销,五十万一年未必打得住。你说这五十万我拿去养活第一江户师都够了,我养四千个根本都“用”不上的女人干嘛?

    节俭了开销之后,又获得了关余,幕府去年实际收上来的二百多万石贡米,已经不需要再大量发售,用以支付各种开销了。

    甚至现在幕府的许多武士都不再发放米票,而是直接发奈良屋的羽札,因为幕府的钱不都存在滨海关里面嘛。奈良茂每年又要和洋商大规模的交易,来回大量的置换现金太麻烦,所以幕府就部分采用了奈良屋开具的羽札。

    这也是之前忠右卫门命三名股友开银行的原因之一,他们本身和幕府的经济活动高度捆绑,而且自己也大量开出羽札,老百姓还承认这玩意儿,通行无阻。

    至于包买贡米这一行,除开奈良茂这位大股友之外,还有几个老中和笃姬夫人荐来的豪商,他们占据米问(问是江户时代的同业行会组织),主要还是为了从事札差活動。

    也就是协助武士兑換米票,帮助武士销售俸禄米和扶持米,同時给武士发放贷款的工作。放贷是主要盈利部分,包买年贡米,要发财也要等灾年荒年呢。荒年卖米虽然挣大钱,可也没有细水长流天天放高利贷挣钱啊。

    况且武士有编制,世袭罔替的俸禄,只要幕府不倒,这债就不会还不上。这么好的放贷对象,幕府股友们可不舍得撒手。

    说白了就是卖米很重要,但不如放贷重要!

    换言之,幕府囤米并不至于讓股友们觉得伤筋动骨,但是你要是不让他们放贷,他们就会闹起来了。

    放贷嘛,银行以后也可以放贷的。无非就是这些札差摇身一变,开起了银行呗。
    第(2/3)页